广州航海学院+ 查看更多
广州航海学院
+ 查看更多
广州航海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独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
学校始于1964年创办的广州海运学校;1981年,广州水运工业学校并入广州海运学校;1992年,广州海运学校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分部合并组建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广州航务工程学校并入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州航海学院。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黄埔和琶洲两个校区;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29个本科专业;学校有专任教师61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488人,全日制在校生13800多人。 2019年9月10日晚,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对广州交通大学等4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的公示》显示,广州市政府申请设立广州交通大学,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建校基础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有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开发中心1个,市级研究中心2个,校级研究机构19个。
省级研究中心1个:广东海事研究中心。
省级技术开发中心1个:广东省高校船舶信息化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2个:广州国际航运经济研究中心,南海神庙文化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机构19个:航海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船舶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物流工程研究所,国际航运人力资源研究所,企业与市场研究所,国际航运与港口物流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电子商政研究所,英语应用研究所,港航工程研究所,交通会计研究所,航运经济研究所,海事产业政策研究所,海事金融研究所,海事经济研究中心, 航海体育研究所,航海文化研究中心,艺术研究与交流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技术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止到2012年8月,学校先后发表了《航海院校德育教育中海洋文化价值培育》、《从海权意识培养看航海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航海大国》、《建国之际招商局海轮的艰辛回归》、《南海神信仰:维护南海海权的文化力量》等数十篇文章;与黄埔区政府合作了《广州海事博物馆文本设计》、《南海神庙与广州对外文化交流》等横向课题;承担了《航运与广州现代化研究》省级重点课题。
截止到2010年7月,教师主持和承担各类教学和科研项目360余项,出版专著与教材共132部,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8篇,其中被三大国际索引收录61篇。

文化传统
一、校徽中的“H”形帆意为广州航海学院,其外围圆形则象征“地球”和“世界”, 校徽文字部分“广州航海学院”是叶选平同志的题字,“1964”是建校时间。校徽

二、“H”字母形似帆,寓示一帆风顺,既是对航海学子遨游知识海洋的要求,也是对航海人航行大海时的大无畏勇敢精神的赞誉。
三、图形象征航海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一定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三、图形象征航海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一定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校训
勤学: 善思 厚德 求新
勤学: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善思:慎重考虑。
厚德:高远博大胸怀。
求新:求新就要与时俱进,就要引领时代潮流。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从科学实验到发明创造。